南京弘绪画廊http://www.zsshj.com

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画廊新闻 >> 向守志:上甘岭战役 我们靠意志取胜
 >> 画廊新闻

向守志:上甘岭战役 我们靠意志取胜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时间:2011-08-26  来源:南京弘绪画廊

 

 向守志(1917.11— ),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。曾任红九军第76团副排长。抗日战争时期,任太行军区第10团团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,晋冀鲁豫、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旅长,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中国人民志愿军44师师长、15军参谋长、15军军长,炮兵技术学院院长,军委炮兵副司令员,第二炮兵首任、第4任司令员,南京军区司令员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,获三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,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。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
 
 15岁扛起了红缨枪 跟着共产党闹革命
 
  1933年,川东北大巴山区宣汉县双河区南坝场,刚满15岁的我就扛起了红缨枪。在当时的少先队里,我的年龄是最小的。为什么这么小就有革命意识呢?恐怕这和家庭的熏陶息息相关。

 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农民家庭。父亲多少懂点文墨,开了个乡村小中药铺,因此从小就受到点文化熏陶。从五岁到八岁,读了四年私塾,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这些启蒙读物和传世经典里的通俗道理和学问,也了解不少。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义”等警句格言,对我影响很大,终身受用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青少年有这么点文化底子,对社会的黑暗和世道的不公,也就会有一定的认识,加上家庭的教养,我从小就有强烈的正义感。

  当时的川东北,腐败政府和土地恶霸势力搞得民不聊生,老百姓讽刺、怒骂:“自古未闻粪有税,尔今只剩屁无捐。”一家人贫病交加,在我七八岁时,父亲、大哥、姐姐都早早去世;另外两个哥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,杳无音信,一大家子只剩下我和母亲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只得给地主放牛、做工,地主还到家里来催租逼债。10岁那年,眼巴巴地看着家里仅有的一升米也被抢走,母亲还遭债主狠毒打骂。

  生活是最实际的教科书。少年时的我就深深认识到穷人只有奋起斗争,跟着共产党闹革命,才有生路。于是,我带领40名少先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与当地反动军阀作斗争。记得有一次,许世友师长指挥的红军与军阀刘存厚的部队开战,我带领少先队员在煤油桶里大放鞭炮,以假乱真,敌人被搞得晕头转向,吃了败仗,红军一举解放了宣汉县城。少先队立了战功,我被任命为游击队队长,从此正式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。四个月中,我带领游击队在战斗中成长,从开始时的20多名队员发展到180多人,由长刀大矛换装为真枪实弹。那时,我16岁。1934年6月,家乡“扩红”,不满17岁的我带领100多名精悍的游击队员,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。

  长征中的“救命竹棍”

 1935年10月,我随部队踏上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。红军长征之艰苦,且不说沿途无数次激烈战斗,就说“走路”,就触目惊心。

 在雪山上,狂风卷着积雪,积雪裹着沙石。当地民谣形容夹金山:“正二三,雪封山,鸟儿飞不过,神仙不敢攀。”但红军是一定要攀过去的。

 当时我虽然个子高大,但扛着机枪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吃力。当时红军战士身上只穿单衣,记得当时自己脚上穿的是母亲送我参加革命时做的布袜子和草鞋,爬山非常费劲,出了汗在寒风里浑身冰冷,冻得牙齿打战。冰雪打湿衣裤,冻得硬邦邦的,走起路来哗哗作响。快到山顶时,空气稀薄,只听见大家艰难的喘息声。越到山顶风越大,突然一阵狂风袭来,把斗笠、蓑衣卷得呼呼直响,有的战士因饥寒极度乏力,被刮进山涧、深壑,永远长眠在雪窝里了。

 看着战友一个个离开,我心急如焚,想了很多怎么救他们的办法,我用一根棍子在雪山救了十几位战友的命,不止是我,大家当时都在想着如何互相帮助,共同克服困难,完成长征。

 然而,我觉得,竹棍救人最艰难的还是在草地中。因为,一般情况而言,雪山上救人只要有力气就行,而草地中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
 那时已经是第三次过草地了。笼罩在浓雾中的茫茫草地一眼望不到尽头。草丛中河沟交错,积水成洼,遍地是稀泥烂草,一股腐臭的气息四处弥漫。想起前两次过草地,简直是不堪回首。当目睹着一个又一个朝夕相处的战友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时,我痛苦万分。

 好在这一次是沿着上一次的路线行进,多少有点轻车熟路,这或多或少给了我一点安慰。草地中的天气关非常难过。白天还是烈日当空,晒得人皮焦肉灼,夜间往往狂风大作,时而卷来冰雹,冻得人嘴唇发紫。已经走了10多天了,本就不多的青稞早已吃完,沿途的野菜也被前面部队吃光。一天一夜没吃一粒米的战友身上还要背着三位伤员的行李。

 记得有一次,突然,前面不远处传来“救命”的呼喊声。凭前两次的经验,我知道,又有战友陷入了沼泽地。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,当时我马上来了个百米冲刺,全然不顾陷下去的危险。当看见一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战友在泥潭中痛苦挣扎时。我大喊着让他别动,然后用脚试探出一块较硬的草块,探出身子,又一次把右手上的那支“救命竹棍”伸向了那位战友。轻轻地,慢慢地,均匀地把所剩不多的力气输送到竹棍上,然后再缓慢地传递给那位战友。一厘米、二厘米、三厘米……半个小时之后,终于把这位战友给救了上来。红四方面军长征,大部分战士手中都有一支竹棍。这支竹棍不但能救自己,还能救战友,可了不得了。

 为什么我们最终能走完长征并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呢?这是因为坚定的信仰。没有信仰,红军将士何以能一次次超越人类生存的极限,跋山涉水,爬雪山,过草地,没有信仰的军队只能是乌合之众。红军将士懂得,我们的奋斗是为了推翻压迫百姓的剥削制度,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。所以在长征途中,大家上下同欲,生死与共,团结友爱,非常有凝聚力。

 上甘岭,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
 
 抗美援朝战争,我重点来说说上甘岭战役。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。战场炮火的密度创历史空前,弹药的消耗量也十分惊人。以美国为首的“联合国军”向两个小小山头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。最多的一天高达30万发炮弹,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,每平方米的土地上要承受76枚炮弹。阵地表面工事被摧毁了,草木被打光了,山头的岩石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。战场上空,昏天黑地,硝烟缭绕。随手抓一把沙土,就有一半是铁屑、弹壳。与此相联系的是兵员的伤亡,血肉横飞的场面司空见惯。 

 在惨烈的战役中,志愿军参战部队发扬了高度的团结战斗精神,表现了特殊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。坑道作战是最艰苦的阶段,坑道里的条件恶劣到了极点。敌人对坑道进行封锁、轰炸、爆破、焚烧、堵塞,甚至向坑道里投掷毒气弹、硫磺弹。有的坑口被炸塌,有的被堵塞。坑道里缺粮、缺弹药,最要命的是缺氧、缺水。缺氧常使战士头脑发晕;缺水,战士只好喝尿,或者趴在坑道壁上舔石头上的潮气。志愿军战士全靠顽强的意志坚持着。尤其是伤员备受煎熬,有些时候,坑道里连一滴酒精,一卷绷带都没有,只好任凭伤口发炎、溃烂。为了不影响战友,伤员都自觉强忍剧痛,一声不吭,很多伤员都用嘴咬着床单,有的至死嘴里的床单都拿不下来。

 在上甘岭战役中,涌现出一大批惊天地、泣鬼神的视死如归的战斗英雄。1952年10月12日晚,当我得知配属自己指挥的29师87团9连战士邱少云在391高地执行潜伏任务,严守战场纪律被烈火烧身英勇牺牲时,我失声痛哭,其实他的身后就是一条小水沟,只要滚下去,身上的火就会被扑灭,但这样会暴露目标。为了大局,他宁愿牺牲自己。

 在战争中,我们所体现的“不怕牺牲,艰苦顽强,友爱团结,机智灵活”的战斗精神,尤其是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,的确使敌人大为震惊。烈火烧身而纹丝不动直至牺牲的有,以胸膛堵枪眼的有,抱着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的有,用身体给战友当枪架的有,用身体当电话线的有,把生的希望无私地让给战友、把死的威胁坦然留给自己的也有。所有这些,是我们得以靠劣势装备胜优势装备之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 离休了,为人民服务不能停止
 
  自1933年参加革命,至今已是七十八个春秋。离休后,我做了一些社会公益事业。我觉得慈善事业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了困难者,为政府排忧,为百姓解愁,对稳定社会、安定团结会起到重要作用。所以我会尽力,把我们的慈善事业干好。

  1998年夏秋之际,三江流域洪水成灾,看到这些,我很着急,马上响应慈善总会的号召,向灾区捐钱捐物。当我听说四川宣汉老家兴建铁路、拓宽公路、建设水电站和水库资金短缺时,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做点贡献。

  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,共产党员就应该时时把广大群众的幸福和疾苦放在心上,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,还应该带动身边人一起做。人离休了,为人民服务不能停止啊。人不能为了钱活着,不能为了享受活着,那是要出问题的,曾经有不少大企业请我去当董事长、当顾问,我都婉言谢绝了。做董事长,我宁愿去机关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作革命传统报告,传播精神文明,为社会奉献余热。

  见证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,我觉得我们的党之所以有力量,就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。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,人民就支持我们,所以我们就无敌于天下。党员无论做什么工作,都要提到为人民服务这个高度上来,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,都要把人民的疾苦装在心里,共产党员不能没有信仰。(王理)

 

  郭锡章中将书法作品欣赏专题:http://www.zsshj.com/guoxizhang.htm,接受郭锡章中将书法墨宝预定,需要者请联系:13813985236周先生

【 作品搜索 】
作 者
作品名
【 最新作品 】
何因成佛果 小园寒尽雪成泥 冰雪林中著此身 山光物态弄春晖 千峰顶上一间屋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 白朴词沁园春
【 合作伙伴 】
画廊黄页
名家题字
向守志书法
收藏驿站
南京弘绪画廊
中国爱艺网

          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柳营100号峻峰大厦407  版权所有:南京弘绪画廊 联系我们
  联系电话:13813985236 13813985236(微信) E-mail: zsshj@126.com QQ:71496554
苏ICP备2022019363号